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要闻

山海磅礴展远眺——烟台理工学院多元培养绘就应用型人才成长图景

时间:2025-04-17   作者:   编辑:   文章来源:烟台日报   点击:[]

“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打造战略引领力量。”《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高校发展划定目标路线。

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烟台理工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沿着“数智化和产业化双轮驱动”发展路径,将传统教学多元创新,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链条,在赋能区域繁荣发展的同时,为每一粒人才种子提供无限广阔的成长可能。


【思政育人】

》》党建引领创新教育机制,思政力量促生青年榜样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明确提到,要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烟台理工学院以党建引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制度化、常态化、实效化,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持续推进“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重点围绕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抓好党建主责主业、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促进学校事业发展以及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五项任务,创新工作方法、创建平台载体、创立典型示范,推动党建业务工作互促互融;扎实推进“双报到”工作,与滨海街道华府社区、万光府前社区等共驻共建项目,帮助解决社区和群众难题。

党建引领下的思政育人如火如荼。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烟台理工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出台,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国家责任感。

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工作持续性开展,贯通开学季毕业季全时序。开展思想政治、国防安全、心理健康、诚信感恩等主题教育,通过指导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及“百万大学生”进社区活动,号召800余支社会实践队5000余名学生参与,获得多项省级以上奖项。开展评优选先活动,推动校风学风建设形成良性循环的“和合”生态。同步,为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建设,提升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及创新实践能力,烟台理工学院各学院持续开展系列青马工程活动,让思政教育落入常态。

在思政育人的红色框架下,烟台理工学院涌现出一批发光发热的青春榜样。建筑工程学院学生王运佳挺身而出勇救落水女童,荣获“烟台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聊城义士”等荣誉称号;信息工程学院学生赵振凯以出色表现在暑期志愿服务中脱颖而出,属地写信赞扬其创新、踏实、认真。优秀的青年榜样案例比比皆是,思政教育为学校立德树人提供成长的沃土,让烟台理工学院持续行进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路上。


【学科建设】

》》专业结构改进升级,精准对接产业紧缺人才需求


学科专业建设兼顾长远、精准发力,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烟台理工学院不断优化专业结构。2024年获批的护理学和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顺利完成首年招生任务;出台烟台理工学院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总体方案,初步勾勒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产业”“管理服务”“文化创意”四个方向的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框架。

烟台理工学院根据“重点突破、接续扶植、培育储备”三个层次组建学科梯队,构建“323”雁阵式学科布局。教材建设也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支撑。学校发挥教材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定期组织教材立项,支持教材编写、出版与研究,学校出版教材数量逐年增加,协同教材编写机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与各级教研部门、一线教师合作研究,开发适应产业需求的系列教材,《工程经济学》(第三版)、《会计综合模拟实验》(工业篇)第二版、《统计学原理》(第三版)等教材接连入选“省级一流教材”。有的放矢地推进学科专业改革和教材更新,精准对接产业紧缺人才需求,为产业提升和学生就业“织密”关联度。

在全校一致努力下,烟台理工学院陆续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新增4门课程入选第三批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为每个学生学科专业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充足养分。


【数智赋能】

》》产业需求画像,数智技术赋能“教学相长”


数字技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在“AI+”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高等教育数智化发展进入快车道。

近年来,投身其中的烟台理工学院陆续完成转设独立、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新工科学科专业群布局、科研学术工作体系化调整等重大规划发展,将“数智赋能”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于2021年成立人工智能学院,面向国际智能科学前沿,布局工科专业的“数智化行进路径”,编写专业的“数智代码”;校企合作携手,打造数智化教学平台,全方位赋能一线教学;以"数智服务"赋能区域发展,与企业共建海洋功能食品科研平台,创新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从原料溯源到市场反馈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系统,彰显高校在"教育链-数字链-产业链"三链融合中的枢纽价值,服务蓝色粮仓战略。

以产业需求“画像”,科研平台组建面世。“大型园区能源大数据技术烟台市工程研究中心”和“智能视觉烟台市工程研究中心”在2024年获批立项建设;“人工智能专业实验室”“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室”“机器人工程专业实验室”等服务数字经济的创新科技实验中心逐个崭露头角。烟台理工学院将“数”“智”赋能的路径进一步拓宽,其数智化进程正向外辐射、反哺城市,助力发展。


【产教融合】

》》产学研用赋能区域经济发展,政校企三方协同育人


企业进入学校、技术深入课堂、学生走进企业,烟台理工学院多措并举“挥舞”产教融合的指挥棒,打通了专业人才和产业发展间的流通渠道,产学研用赋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烟台理工学院成立产科教融汇科研专班,围绕山东“十强”产业集群部署,加强对现有省市级平台管理,积极建设多个高水平科研平台,并获批山东省工信厅首批“山东省数字经济创新服务机构”;构建起以产业研究院、产业学院为平台的科研与社会服务体系,通过校企深融,打造应用型科研,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服务社会。

备受瞩目的是,烟台理工学院数字建造与智能管理产业学院、特殊食品与健康产业学院凭借突出学科优势与产教融合成果已成功入选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意味着学校在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深化教育改革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其中,数字建造与智能管理产业学院聚焦产业需求,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开发课程体系,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锤炼专业技能,为数字建造与智能管理产业输送大量实战型人才;特殊食品与健康产业学院,依托烟台理工学院探索建设的校企共建“特殊食品”特色课程,充分利用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等学科优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特殊食品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政校企三方联手,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学科建设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烟台理工学院搭建起人才的桥梁,强化三方协同育人机制,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师德师风】

》》人才兴校战略指引,教师队伍“模范式”成长


烟台理工学院深入实施人才兴校战略,优秀青年教师队伍不断更新补充。以培养“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加强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通过量化师德师风考核,选树典型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宣讲,师德宣讲团活动成为传统并长年开展。搭建四级师德建设联动工作机制,将教师党建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纳入学校规章制度体系,教师思政水平得到提升,师德师风建设贯穿进师资队伍建设全过程。

学校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学习培养机制中,构建分层分类教师培训体系。

教师职业素养在活动赛事中不断提升。烟台理工学院持续举办辅导员班主任专项培训、沙龙及素质能力大赛,提升辅导员理论水平和职业素养。通过举办“校长下午茶”“校长有约”“职能部门与学生面对面”等活动,倾听学生意见建议。多名教师入选“烟台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山东高校优秀辅导员”。

教师专业能力在赛事打磨中日益精进。烟台理工学院通过以赛促教等方式,激活青年教师发展内生动力,着手组建校本培训师团队,举办多次ISW教学技能工作坊培训、教学午餐会、教学经验分享、竞赛交流活动等,为教师搭建交流学习的桥梁。教师在省级以上高水平教学竞赛中频频实现突破,在山东省第十一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再添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3项。值得关注的是,学校“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青年人才团队已成功入选第四批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名单。


【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全域发力,补齐人才培养链条


烟台理工学院围绕“智慧招生”建设,打造数字化招生宣传服务平台,不断拓展生源市场。

面向严峻就业形势,烟台理工学院在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中,主动对接地方产业需求,精准挖掘就业机会。邀请烟台市人社局有关科室负责人入校为毕业生开展留烟人才政策讲解,举办新生入学职业规划教育和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系列讲座,召开烟台理工学院政校企座谈会,走访龙口市人社局及重点企业,开展留烟就业体验日、“留在烟台 青春无忧”大型招聘会、职业指导专家进校园、就业创业大赛、创业培训、创客挑战营等活动,提高学生就业创业服务水平。

学校专门举办高校就业指导师资认证培训班(TTT2)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能力提升培训班,加强同周边高校交流互动,提升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能力,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持续动力。

在学校促就业体系的良性循环下,烟台理工学院学生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获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9项,实现历史性突破;在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中国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中拿回多个国家级奖项。烟台理工学院打造出一条竞赛和专业互融共通的成长渠道,以学科竞赛推动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培养学生具有研究能力、协作能力、社会担当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通过持续挖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让每个学生在专业领域发光发热。

2025年烟台理工学院招生就业工作会上,校长于光辉对做好招生就业工作提出五项要求:全方位认识招生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加快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做好学生就业质量调研与信息反馈,推动人才培养过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深化校地企联动,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实现供需精准对接;优化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全力护航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和合育人,以文化人,烟台理工学院在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上,从“多元”中挖掘人才力量,浇灌专业成长的养分,在培养中打通产业需求和人才供给的“最后一公里”,让专业服务区域发展,让每个学生学有所成。


https://www.shm.com.cn/szb/ytrb/paper/pc/layout/202504/17/node_05.html

Copyright©2020  烟台理工学院版权所有     传真:0535-6915078   招生咨询:0535-6915009  鲁ICP备17042781号-3    鲁公网安备 37061302000005号